雕塑家文摘
34 《临风塑质》——中国美院雕塑系教师联展

 

 

    溯往而怀远 临风而塑质

    记忆总将某些往事衔在口上,稍一回首,先自吐露出来,待要细细寻察,却又模糊起来。新千年到来之际,中国雕塑界的活动随城市建设的进程日见频繁,而在这之前,雕塑的专门展览并不多见。留在记忆中的正是1992 年早秋在当时西子湖畔老美院举办的中国青年雕塑家邀请展。那个展览在学院礼堂改造而成的画廊中举办。弧状的大砖墙,裸露的天顶,沉郁的钢架玻璃,结合而成一种慌慌的酷意。这个画廊展厅把后工业时代的那种倦怠变为一种渐渐流行的都市美学,或者说,把人们习见的博物馆变成某个刚刚焠火的车间,生生地切入依然绿荫蔽天的南山路。画廊刚刚修成,雕塑展就捷足先登。那些作品虽依然小心地带着“架上”的脐痕,却体现出雕塑作为当代艺术实验形态的最初的思考,成为中国学院的新一代雕塑家走向前台的重要信号。
    这个久逝的雕塑展依然留在记忆之中,重要的是因为展览中的雕塑作品的自身形态与四墙的关系。不知是雕塑的沉郁气息与画廊的冷峻相投合,还是展厅空间所特有的生态激活了这些作品在其他通明透亮的场馆所没有的表情,这些雕塑作品虽来自各方,一旦置入这个空间,就与这个沉郁而冷峻的空间天然地形成了一种时代性的契合,开启了“学院”雕塑的某种环境美学的思考。这个展览的整体气息,那裸呈的废墟重建的建造美学中所包涵的叛逆与认同相交叠的特征,诱示着日后中国雕塑实验形态的某些征候。记得当时,我曾经将这个展归为两种“真”:生活形态的“拟真”与材料形态的“显真”。前者是现实中的生活形态的写真和拟真,如刘杰勇的“皮茄克青年”、展望的“椅上女青年”。后者是关于各种材料尤其是日常生活材料的“真态”的表现,从而形成某种材料语言的独特谱系,其中有隋建国早期的“铁包石”、龙翔的“抽象扣铁”、施慧的“宣纸斗笠”、李秀勤的“盲石”。另外还有一批注重雕塑造型形态的作品,与周遭空间形成彼此穿透的视觉,如曾成钢“水浒人物”的洞穿、杨奇瑞“机器时代”的叠构、张克端“牧马人”的冷冷长鞭。当然,也有唐突的“闯入者”,我的“与伏尔泰弈棋”就是难以归类的一例。那个棋盘背后展厅墙面上的十字钢架,在后来的岁月中,总是悬在我脑海中这盘棋的记忆之上。这十字钢架带着沉重的宿命因素,开启了这盘棋中关于中西文化之争的恒久追问,同时生动地提示着观念形态所必须依助的视觉力量。
    雕塑从自身的自足形态中拓展出去,与周遭形成一种总体表情,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特定境域和生活内涵,这是五六十年代欧洲总体艺术运动的使命。在当年的这个雕塑展中,某种与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相一致的视觉,随着这个展场的废墟重建的特质,而被编结在这种环境关系之中,形成具有启示意义的内涵。这个内涵就是把雕塑从纯粹的博物馆观念中迁移出来,植入废墟重建的境域,从中获取变革和拯救的力量。
    转瞬之间,十五年过去。往事的细节,生生如在目前,但作为整体,这个展览却日见遥远。那有如一代盗火者的最初的懵懂却又坚定的学术理想还在吗?那种潜含在作品深处、仿佛青果的青涩却又十分动人的端倪还在吗?那种在困境中压抑已久、在废墟上重建塑者力量的激情还在吗?那种在当代艺术的风潮之中,一方面寻找变革和突破,另一方面渴望坚守雕塑的品质和身份的努力还在吗?
    塑质,塑造品质,首先是塑造艺行的自身品质。在今天的艺术创作中,雕塑的疆域已经十分开阔,几乎所有空间的形态都与雕塑相关联。各种硬质软质材料的突破,日常现成品的使用,多媒体综合形态的开拓,观念性作品表达的拓展,所有这些既构成了雕塑的多元倾向,带出发展的契机,又对架上雕塑的传统塑造及其质量认同构成挑战。这种契机与危机并存的格局,正是关于雕塑塑造的品质认识的基本背景。在这个交揉错叠的背景后面,潜含着人的价值判断的变迁。新的时代风气,新的时尚气息,新的创造群体,都将自身的鲜活质量投射到创作之中,投射到塑造之中。这些新的鲜活质量渐渐融合而为雕塑品质的判断,构成了一个不断绵展开去、不断延异展变的价值体系。这个延异之中的价值体系有对立统一,有吐故纳新,但其内核始终是人的精神品质。所以,塑质又是素质,塑者自身的素质。这种素质隐在艺术作品之中,隐在塑造的行为之中,又期待着某种直观可见的方式将其打开。雕塑的直观方式首先是通过富于质感的直观形态,唤起人们的深藏在肌体内部的切肤之感,同时又将某种品质注入其中,架起趋向高贵的精神桥梁。正是人的这种趋向高贵的精神品质,使得人类历史一方面坚持怀文抱质,另一方面总是觅新求变;一方面坚持传承的理性和执守,另一方面呼唤时代的感性和开拓。人的素质所指向的正是这种精神内质。
    今天的雕塑创造,面临着许多不同的时尚风潮。有揶揄生活、调侃经典的波普风,有嬉乐青春、游戏艳俗的时尚风,有纵情消费、挑逗流行的新感性风,有巧于因借、化凡为奇的材料风,有审视物化、耽于思考的装置风,有媒体互动、信息交感的影像风,有现场演绎、剧场再现的行为风……。驱动这些风潮的是当代生活令人难以预料的丰繁与错杂,是当代生活方式的急骤变迁,以及由之而形成的生活形态的杂揉无度和从众无序。如何在这些纷至沓来的风潮面前,一方面深刻地锤炼自己的内在素质,开启时代性的独特因素,临风而塑造自己的品质;另一方面坚守文化精神的品质要求,赋予艺术深刻的人性力量,临风而坚守雕塑的品质,这正是我们共同的思考,共同的守望。

    2007 年7 月15 日于南山三窗阁
   (许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页数: 共 1/1 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备案号:京ICP备12008679号 
微信号:china-sculp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