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的草地 刘 航
旋转空间 杜 丹
编织空间 胥文武
高地之城 徐慧敏
红色回形针 朱尚熹
2009年4月14日下午
朱尚熹(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在教学中同学们经常就雕塑创作提了若干问题,我们的这次展览至少回答了以下两个问题。
一、在学生阶段的艺术创作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的回答是首先要解决如何表达的问题,即重点是语言表达的问题。在雕塑领域,其关键在如何做的问题,即形态语言的问题。至于做什么和表达什么,只要不违反法律和一般道德准则,都可以去做。学生也是社会的人,社会的各种烙印自然会在他们的心灵扎根,并反映在作品中。这部分,设计思想和价值观,学校可以引导但没法传授,而语言是我们可以,而且必须传授给学生的。雕塑的语言是形的语言,雕塑家感知世界是以“形”的方式,就像油画家以色彩,音乐家以节奏和旋律,小说家以故事情节感知世界一样。反过来雕塑家的形体修养到了一定程度,并有相当积累后,就有了以形体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欲望了。从“形”的角度出发无所谓抽象和具象,架上和装置。三维“形”的历史伴随人类的整个文明。形态语言的历史远远早于人们对材料语言主动探索的历史,人们对材料的主动探索和实验是在20世纪初才由现代主义的艺术家们正式发起的。形态的语汇极为丰富,给学生传授形的奥妙应该是老师的本分。我们的同学往往对表达什么、什么题材和什么材料太沉重,这都是当代艺术闹的。非要我们的同学“触及当下”,给社会提出问题,真的太为难他们了!其实艺术可以做得很轻松。就是那些具有批判性的艺术家在艺术史上并不是全部,而是一小部分或者说曾经有过的流派而已,我们应该告诉学生艺术有各种职能的艺术,艺术家有各种艺术家。社会型的艺术家只是一类而已。这次展览我们策划组对表达什么并不给什么规定和导向,只要合法就行,只要符合我们事先的策划框架就行。至于材料按照同学们的兴趣去做就行,愿意实验实验,当然好。那我们的指导和关注的重点就是形态语言。
二、这个问题主要是关于我们这个景观雕塑专业的问题。我们景观雕塑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我们的景观雕塑与别的院系开办的景观专业到底真有不同么?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入手才能找到这个专业的存在价值?这些经常是学生问的问题,也是老师们经常讨论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的答案肯定是多元的。我们的这次展览给出的并不成熟但是非常肯定的答案是:1.从形态入手,重形态的创意,在形态中品出文化感、生态思想,如前面所分析的,形态是我们的唯一优势。2.我们景观雕塑的重点应该在概念设计和原创,异想天开是我们的另一优势,主动发挥它,它就是我们的特色!
我们的策展除回答了以上两个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明确的宣示,那就是在大学生的雕塑创作中的规定性。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毕业生创作一改再改,一开再开,全国都一样,毕业生创作辅导就是放羊式的。倒是生龙活虎,但比较混乱。在学生阶段,拼观念、拼调侃(所谓创新)、拼大制作的风气流行。所以我们想到了“收”。策展的方式是一种规定性方式,策展文案中我们把作者所有行为的规定性宣示出来,作者必须在我们的框架中行事。这些规定包括展览宗旨,作品的定位,展览筹备和运行的流程,作品的材质,尺寸等等都作详细规定。这次我们的重点在形的语言,鼓励同学们在形态语言表达上展示聪明才智,反对制作的豪华和大尺度,这样我们相当多的贫困生就没有了胆怯;而在景观的功能定性是“公共空间,休闲功能”,这样范围非常宽,可以“大”大到规划,“小”小到具体的公共艺术品;另外在创作设计中我们给同学的定性是概念设计,很自由。整个创作过程和展览已经证明所有作者的轻松和自在。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其实规定性创作辅导更能培养学生的本事。要知道,四川美术学院的巨作《收租院》当时就是一个班的考察课的创作成果。现在的策展人学术展制度,全国的一些专题大展,西方的雕塑展示与公共艺术征稿活动,国内的城市雕塑招投标等等都具有很强的规定性,学生将来要适应这些情况,学校就应该培养这种能力。
何力平(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这次展览是一个很大的飞跃。景观雕塑专业的建设,在一开始方向不明确,“景观雕塑”——究竟是景观,还是雕塑?学生有很大的困惑,几年前我还和前任雕塑系刘威主任一起去向学生解释。在这次展览中,我很高兴地看到景观雕塑的专业方向得到了明确,学生所擅长的造型能力在这次展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某种意义来说,后现代的思想、材料的多元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与当代艺术的吻合,都在这次展览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些成绩也能为学生带来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次展览证明了我们专业方向是正确的,我们这几年来的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刘青(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景观雕塑专业五年级学生):
我觉得我们这次展览在作品形式这一点上的成功是应该肯定的。因为这次展览不同于以往的景观、环艺或者建筑展。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提倡了一个概念性。
我觉得从概念入手是个很不错的开始。因为景观上从概念入手的例子并不是很多,至少我知道的还很少,很多都只是为了建设而建设,使其个性特征逐渐减弱。既然我们用一个专业的时间学习两个专业的内容,那么从概念入手是使其两个专业完美结合的一个点。在雕塑上增加实用性,在建筑上增加艺术性。
我记得有很多国外著名的服装设计大师都是在发布会上设计一些不能在生活中穿的衣服,虽然实用性不是很大,但艺术性确很高,然后紧跟着就是各国所谓小设计师们的杰作了,在发布会上吸收营养,然后设计出更加普通的衣服。这样那些大师们的任务就是引领潮流,引领时尚。所以我觉得我们专业也可以把重点放在这上面。去努力做一个引领时尚的人,而不是跟随时尚的人。
还有我觉得我们应该加强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训练,在真正的实践中很少有个人成功的案例,现代社会中,像影片《第一滴血》里的兰博那样的孤胆英雄已经少之又少了,很多方面都需要团队合作才可以出现惊世之作。而且我觉得团队合作也可以提高人的修养。我觉得系里可以成立一个对外的小组,可以接收一些项目等等,使全专业的学生老师都可以参与进来,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把有些好的创意与想法给实现出来。这样对毕业以后发展会有一定的帮助。
曾岳(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
景观雕塑在我们雕塑系是一个学科方向,它不同于过去的“城市雕塑”“环境雕塑”“公共雕塑”这些概念,更不是一门课程。作为艺术院校确定的学科方向,在学术上应当具有前沿性、实验性。我们把雕塑捏在手里太紧,肯定是做不好雕塑的。反过来,只要将雕塑的概念与形式完全打开,让环境进入到敞开的雕塑之中,而使雕塑成为造型景观的总体——视野中的一切所见。如此一来,既能改变总是由环境对雕塑提出要求的被动状态,更为重要的是,当代艺术关于新观念、新材料更宽泛话题的顺利介入就不由分说了。
我们的景观雕塑专业是将封闭的雕塑敞开来,把环境纳入其中,将水土树草、金木石陶等多样媒质拿捏在手中来造型,是把广义雕塑上的多种语言形式的试验放到学生将来的“饭碗”里来做的新专业。我们设定两个目标先行一步,而因不同学生的特质分别展开:
一是因城市扩张带来景观的广阔市场前景。城市物质的急剧膨胀,却又令空间精神落寞失守。新的领地不断敦促衍生新的景观,这也是艺术必须介入社会、社会催生新艺术的大气候形成。雕塑不会固封自守。在组织外部空间造型时,雕塑家最擅长创造两种场能:作为雕塑,它蕴涵艺术的上游精神,具有可以穿越任何界限的张力;另一个则是创造了公众能与之交流的自由空间的凝聚力。只有以外部空间为展场的景观造型,才能够持久释放这两种能量。景观造型即场所本身。
二是现代造型艺术语言的探索。在拿捏景观造型中培养起来的对材料以及材料的综合性关注,尊重材料作为语言的所有内容,自然会影响到他们作为雕塑家在当下语境中的表达以及遣造词汇的自由度。
国内的市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艺术反倒变得更为冷静,多元化才有更多的话语机会。雕塑系的学生对未来开始有了全新的展望。同时,朱老师以一种令人振奋的、师生共同参与的策展方式来组织这次毕业设计,使景观雕塑的这一概念以及学生的创意得到充分的释放。
我们借助雕塑专业对形体、空间、材料以及工程管理的驾驭能力,在当代艺术进入空间环境并融入公众生活的前提下,保持专业教育对世界艺术最新讯息的敏锐反应,以景观雕塑的名义,将实验艺术与国内的实用艺术结合起来;把传统雕塑关于形体、空间研究的成果与新材料、新观念结合起来,我们相信经过不断探索,能够应对造型艺术与空间设计最新的挑战。
王小箭(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艺术批评家,艺术数据网执行主编):
川美雕塑系的《收租院》是一个里程碑,而且已经载入史册,也就是说公认的,无可辩驳的。那么这次展览我认为也是一个里程碑,虽然尚未得到公认。原因是艺术和设计在这次展览中走到一起,真正走到一起。
中国艺术院校,早就有艺术与设计这两个专业,分为两个专业,各自招生,相互之间基本没有关系,而艺术与设计,在西方有密切的学科联系和学术关系。学科联系是指两者并非区分为不同专业,在学术上,以包豪斯为标志,一直没有断绝学术上的联系。
我认为作为雕塑系的景观雕塑专业,与设计系的环境艺术景观设计的不同之处,应当是强调雕塑,而不是设计,这并不等于否认我前面所说的。艺术与设计真正走到一起,而是强调走到一起之后与景观设计的不同,这个不同在于雕塑要有艺术家本人的风格特征,而设计包括景观设计则只需要考虑设计诸元,设计师本人的风格个性完全可以缺失。而对于雕塑来说,艺术家的风格个性是绝对不能缺失的。
谢谢大家,谢谢雕塑系提供这样一次学术机会。使艺术与设计回到它们应有的原点,而不再是互不相关的两个学科。
孙闯(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看了由朱尚熹、唐艳、徐慧敏三位先生主持的“意味虚实——2009景观雕塑作品展”感受颇多。在这个展览中,不仅呈现出每个参展者在“景观雕塑”中的个体意识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也呈现出《旋转空间》、《大地之气》、《快乐奶酪》等一批好作品,其艺术的张力及对场所感的渲染均表现出作者在这方面所下的功夫及研究。
景观设计中,对城市文脉的研究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及体现。一座城市的历史,绝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建设起来的,无论是城市的文化生态还是自然生态。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人文特点、文化底蕴和居民性格,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化,所产生的人文景观及历史印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它们共同构建起城市独特的景观风貌,这种风貌是历史痕迹叠加的结果,是城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不断演化与更新的结果。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环境设计时,尊重场地的地理、人文风貌至关重要。艺术语言是强化一个景观雕塑作品的人文风貌的重要途径。
吴松(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学位办主任、教授):
我谈以下三点:
1.“意味虚实——2009景观雕塑作品展”对景观雕塑专业方向建设有积极推动作用。
雕塑是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 景观雕塑专业方向作为雕塑学科的拓展,自开办以来,人们对在这个方向里面雕塑的主体位置,即雕塑的语言本位是否会得到确立,是景观中的雕塑,还是雕塑中的景观,它和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景观设计和差异在哪里?一直有所疑虑。而这个展览显然呈现了一个积极的答案。作品的确令人耳目一新。这个方向的教学与创作也体现了自包豪斯以来的艺术教育的某种观念,即设计艺术与纯艺术的跨界,并由此带来的艺术教学与创造的激荡与活力,特别是在当代和国际化的语境中,这种带有实验性的艺术教育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展览所带来的反响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是景观中的雕塑,还是雕塑中的景观”似乎已不是一个问题。
2.景观雕塑专业方向对雕塑学科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这次项目性质的课程展览,它的作品感﹑创作感和环境的针对性较强,体现了川美的教学特色。在一个具体的主题下来展开的教学探讨、教学实践和把教学观念与技术、材料的把握与拓展鲜活地体现在课程作品上了,这与雕塑系的教学气氛,与老师们的投入、老师们的素养有关,和他们自开办以来一如既往的坚守有关。
3.当代艺术教育延续了包豪斯以来的跨界、综合的跨越学科的特色。这体现了多元化的现象,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在后现代的多元化的今天,身份与传统显得重要。 景观雕塑专业方向是川美雕塑系学科建设的拓展、外延和完善。这两者的互补、激荡将会产生新的活力。
潘泓钢(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景观雕塑专业五年级学生):
对于我们专业我有两点看法,首先我觉得任何东西要搞好都要把眼界打开,增加自己的眼界和见识,学会分析和认识好的作品,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出好的景观。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于景观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梳理,就像做其他艺术一样我们应该对于各个时期以及整个景观史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和认真的思考与解读,它好在那里?不好在那里?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为什么这样去发展?都应该认真辨证的去认识。至少达到一种眼高手低的状态,思维上应该领先。对于当代的各种景观设计也应该好好地剖析,多看多想多沉淀积累各种视觉经验和思想意识,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样才能做出好的作品。
其次就是实践的问题,其他同学也说了很多,老师们也做了很多的努力这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需要共同的努力。
胥文武(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景观雕塑专业五年级学生):
刚才几位老师和同学都谈论到这个关于实践方面的东西,我想说的呢,是对我们这个专业的毕业创作和毕业设计的一点想法,也是我五年来对专业学习的体会吧。
五年里面,我对两件事情印象最深,第一件事情就是张老师上我们综合构成课时,组织我们去江边做大地艺术,自己组合,两人一组做东西,做了几次,最后一次就是我们全班同学集体创作一件作品,大家一起想,最后确定方案,然后分工合作完成。我觉得这很好的组织和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也让我们的实际操作和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
第二件事情就是这次展览,朱老师组织、策划,并和唐老师、徐老师一起带领我们从头到尾地钻研和探讨大家的作品,把毕业设计用一次策展的方式来做,并身体力行。三位老师也作为参展人一起来参与整个设计和制作的探讨过程,最后拿出作品,一起展出。我觉得这很好地带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也把大家的创作潜能都激发出来了,很顺利的完成了毕业设计这个重大的课题。
我想,如果我们在面对任何一个课题的时候,都以某种方式来调动大家,使课程变得不再乏味,不再死板,那我相信我们的东西做得就会越来越精彩。
开始何老师谈到的现在这个社会更需要的是团队合作,我很赞同,要是我们在做毕业设计和毕业创作的时候,除了每个人拿一件作品之外,老师还组织大家集体合作完成一件作品,那样我觉得会更加的有意义,在展示出来的时候,一方面加强了我们这个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也更能吸引外界对我们景观雕塑这个学科的关注。
张朤(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讲师):
对于本次展览活动和展览作品前面发言的老师和同学已谈的很多了,我就随兴说说。
对于朱老师,接触得不算太深。但他为上届雕塑系学生年展(2008年学生联展)写的序让我非常感动,谢谢久违的真实。这个时代,太多的人没有信念。年轻人在彷徨的年纪对于信念的坚持,很多时候需要朱老师这种长者的诚恳话语对于自身行动的印证。
在“创意中国”的今天,我们仿佛见到了创意产业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和欣欣向荣。在它背后,我们得到更多的却是空和虚的恐慌。朱老师策划的本次展览选择的是“立体、空间”这样简单传统的主题,却通过有效执行到一定的深度,散发出真实的魅力。执行深度证实了专业的存在价值。我想,学生在此过程中,应该感觉自己是真真正正地活着。
对于这个专业,我见证了从创立到现在的种种艰辛,感谢朱老师,感谢唐老师和徐老师,这次的辛勤努力让我们更看到了希望。
徐慧敏(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助教):
如果昨天没有在开幕式上,看到柔和的光线下熙熙攘攘前来参观的人群,我还没有那种感动的心情。现在看到我们的辛苦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感到很开心。
我想我们这次展览成功,首先要感谢系里对我们的支持,焦老师、申老师、曾老师从始至终大力支持我们的展览。系上的每一位老师,以及黄桷坪的每一位做雕塑加工的师傅,几乎都遭到了我和唐老师的“骚扰”。一开始,我和唐老师对于能否最终做成这样一个作品还有很大的疑虑,究竟我们的专业方向是更倾向于纯艺术,还是偏向于设计?我们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向,是引导社会,还是迎合社会?还是我们需要在两种选择中找到平衡点?于是,我们不停地换方案,四处查找资料,连吃饭都在讨论,希望能够找到满意的答案,焦虑的时候也想放弃了,但是朱老师一直在一旁为我们加油鼓励,希望我们能够尝试真正动手去做一次,或许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些许答案。事实证明朱老师是正确的。
还要感谢的是班里的各位同学。我们没有做过泥塑,在教室里面工作,我们都没有老师学生的区别,其实是相互学习的过程,课上课下我们都在讨论,也真正体验到了做雕塑的辛苦与不易。
唐艳(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助教):
我非常同意加强对学科实践性的拓展,实际的面向社会的项目会让我们更加清楚学科建设的方向,也可以通过实际项目使学生加强对空间、尺度、材质的理解。可以尝试通过有效的途径强化人性化理念。比如继续深入探讨景观造型与人在其间的心理感受,主要从尺度与材质方面深入,创造出更具魅力的景观环境空间。
焦兴涛(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一直以来,我对“景观雕塑”的概念始终比较困惑,如果是“景观”中“雕塑”,那和以前沿用的“城市雕塑”到底有多少质的区别?如果是“景观”与“雕塑”,那又好像是在谈论一大一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那么最具有说服力的就是“雕塑化的景观”了。不过,作为一个新专业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如果分析“雕塑化的景观”这个概念,支撑还是在“景观”上,“雕塑化”不过是景观设计的一个新的角度或者“流派”,“雕塑化的景观”虽然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切入角度,但在与社会的结合的具体运用实施中却呈现出某种尴尬。
这个展览让我有了新的理解:我们既可以把“景观雕塑”理解为“雕塑化的景观”,也可以看成“景观化的雕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在雕塑系而不是设计系成立这样一个专业找到一个合乎逻辑的理由;也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和设置兼顾设计和前沿艺术的课程关系,才能实现将大地艺术、装置艺术、环保艺术借由功能的设置和引导,真正使公众得以参与的良好愿望。今天这里的展览作品,既是某个概念景观的方案,同时,他们的模型同样是非常具有新意的纯艺术的作品——这点非常令人惊讶!同时也给大家以
鼓舞,尤其是两位学科背景完全不一样的年轻老师的作品给人很深的印象,她们不拘泥于固有概念的创意和想法非常具有实验性,而这正是这样一个跨界和实验性的专业所需要的。
|